专题更加丰富,数量由3个增加至5个,深入展示了城商行经营发展突出特点,民营银行发展现状,城商行、民营银行普惠金融实践,城商行理财业务转型以及城商行流动性管理情况等。案例更客观、更精准,共筛选使用64家行的128个文字案例、42家行的63个专栏案例,既覆盖了各个区域的重点城商行,也均衡展现了各行的发展特色。数据分析方面,汇总了116家城商行样本数据,占全部城商行的87%。
截至2018年末,总资产达到34.35万亿元,较2017年末增长8.3%;贷款余额达到14.83万亿元,占总资产比例为43.2%,较2017年末提升5.3个百分点;贷款余额增速23.3%,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,资产业务回归本源趋势进一步显现。
总负债达到31.83万亿元,较2017年末增长7.8%;主动调整负债业务重点和发展模式,积极优化负债结构,加大存款拓展力度。处置不良贷款加速,拨备计提力度加大,利润增速有所放缓,但经营质效总体保持稳定。
截至2018年末,民营银行资产总额为6373.6亿元,较2017年末增长88.5%;负债总额为5790.05亿元,较2017年末增长102.7%;各项贷款余额3088.68亿元,较2017年末增长113.9%,占总资产的48.5%;净利润为44.52亿元;不良贷款率0.62%。
城商行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,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,提升日常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,确保流动性风险控制在适宜水平;城商行的整体流动性风险可控,各项指标均满足银保监会和央行的监管要求。
2018年末,城商行流动性比例为60.14%,高于大型银行(52.34%)、股份制商业银行(56.49%)、农村商业银行(58.77%)。
通过对交易数据、舆情、交互信息等进行大数据分析,建立客户全景视图,打造个性化产品;利用认知计算对数据进行分析、推理和学习,为客户提供更加快速、准确和有趣的智能客服服务;
应用区块链技术准确识别出风险可控的目标客户群体,有效提升普惠金融效能。
通过整合各类金融服务要素资源,拓展公共用户平台,形成金融业务在开放场景的无界融入;
开发开放互联接口,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。
截至2018年末,城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6.26万亿元,较2017年末增长12.7%,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持续领先同业,占其全部贷款的比重达到42.1%;“两增两控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,在小微金融领域的传统优势持续巩固。
2018年,城商行共发行13045只保本理财产品,较2017年下降11.3%;发行量占城商行总发行数量的比重为25.4%,较2017年下降3.5个百分点。已有41家城商行成功发行2345只净值型理财产品。
截至2018年末,城商行同业理财存续数量仅822只,较2017年末下降22.9%,占理财存续数量的比重为2.4%,较2017年末降低了2.4个百分点。
通过完善理财质押管理办法提升理财质押的便捷性和效率,建立理财产品流转平台,推动长期限理财产品流转,逐步提升理财产品流动性。